日前,知食君从蜜雪冰城内部获悉,其在国内门店数量突破1.9万家,如无意外,门店数量将在10月突破2万。
拉长时间维度,就会发现蜜雪冰城最近的扩张堪称神速——从第1家到第1万家用了足足13年,但从第1万家到第2万家只用1年零4个月。
随着体量做大,蜜雪冰城估值同步增加。今年1月接受首轮20亿元的融资后,其估值达到亿元,超过先期上市的奈雪的茶。截至10月27日,奈雪的茶市值约为亿港元(约合.6亿人民币)。
年9月30日,河南证监局披露蜜雪冰城拟在A股市场IPO,如果一切顺利,后者将成为继奈雪的茶之后的第二家上市茶饮品牌。然而,当下的上市环境并不友好。在资本端,争到“新式茶饮第一股”后,奈雪的茶股价早已破发,在消费端,喜茶、奈雪的茶和蜜雪冰城等品牌在多地奶茶店接连发生食品安全事件,影响消费信心……
显然,此时放出门店大幅增长信息,有助于蜜雪冰城向投资人描绘一个更有价值的资本故事。
讲好蜜雪冰城的故事
年上半年,茶饮行业共发生15起融资,披露金额超50亿元,融资次数和披露金额均高于年全年。其中,沪上阿姨获得近亿元的A+轮投资。这意味着,茶饮赛道依旧火爆。资本加持下,茶饮市场规模急剧扩张。据预测,年的茶饮市场规模将达亿元,明年突破亿元大关。
然而,在市场规模扩大的同时,行业泡沫化特征日益明显。
就现状来说,新式茶饮只是业态新,但进入门槛低,产品本身少有创新且容易被模仿,全行业同质化现象严重,各大品牌缺乏核心竞争力,能向资本市场讲述的故事不够充分。在市场竞争中,喜茶和奈雪的茶占据着中高端市场,蜜雪冰城则在中低端市场称王。数据显示,蜜雪冰城在10元以下的低端茶饮市场份额已达30.6%。这本来是蜜雪冰城必讲的故事之一,然而,这种相对固定的格局正在模糊。
喜茶推出了价格在6-16元区间的喜小茶,奈雪的茶也在用亲民的“台盖”引诱低端人群,在借助品牌M+向高端市场上探不利的情形下,蜜雪冰城惟有加速扩张,维持市场份额。
3大新式茶饮品牌实力对比
数据来源:公开信息,知食说整理
可资对比的是,奈雪的茶在上市后的首份中报中披露旗下门店数量为家(截至年5月31日),另一家极具实力的茶饮品牌喜茶的门店数量为家(截至年12月31日)。
据知食君了解,有意上市的除了蜜雪冰城,其他茶饮品牌还有喜茶、茶颜悦色和茶百道等,然而,亿规模的茶饮市场无法支撑多家上市公司,谁把故事讲得好,谁才可能在IPO竞争中占到优势。蜜雪冰城当前最动听的故事,可能就是遥遥领先的门店数量。
因为门店数量庞大,接触的消费者更广,蜜雪冰城在年的营业收入为65亿元营业收入,净利润高达8亿元。奈雪的茶同期营收为30.6亿元,仅为蜜雪冰城一半,经调整净利润万元。
速度背后的双刃剑
一切为了开店,一切可能阻挠开店的政策统统修改或缓行。
据报道,蜜雪冰城在今年上半年推出减免首年加盟费活动,新加盟商可以减免50%甚至%的首年加盟费。同时,蜜雪冰城减化了加盟流程,对加盟商的资金实力,及加盟商本人担任店长至少一年的要求有所放松。还值得注意的是,蜜雪冰城放宽了门店密度的保护性限制。过去,如果某街区已有一家蜜雪冰城门店,为了保护其利益,附近一定范围内将不再开店,现在一条街上可以开出两家甚至多家门店。
数据来源:极海监测
在各方共同助力下,蜜雪冰城门店数量如滚雪球一般越来越大。但是,门店的快速扩张需要总部有着与之相匹配的管理能力,否则可能出现“翻车”事故。
据了解,蜜雪冰城在食品安全方面建立了一套完整措施,覆盖培训、制度、监督、稽核等环节。比如,新加盟商签约后,会进行全员培训,开店后区域经理会驻店检查,总部也会派出飞行稽核团队,重点稽核各个区域实际执行情况。此外,每一款原料的运输、存储、开封、废弃,以及产品操作过程中每一个步骤的动作、时间都有严格规范。
然而,随着门店的快速扩张,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开始变形走样,蜜雪冰城门店则是问题连连。
5月,蜜雪冰城旗下3家门店因篡改开封食材效期、使用隔夜茶汤奶浆半成品等卫生问题和食品安全隐患被曝光;7月,西安消费者表示在蜜雪冰城购买的柠檬水里发现臭虫,8月和9月,蜜雪冰城相继被福州和北京的市场监督管理局曝光加盟店内出现发霉柠檬、调制糖浆以及食品经营条件不符合要求等问题。
同时,因为取消了门店的区域保护政策,一些加盟商开始在社交平台上对蜜雪冰城怨言相加,认为将严重拉长回本时间。
蜜雪冰城“由轻变重”?
蜜雪冰城注意到了这些问题,但就现状而言,讲好故事,让投资人满意或许才是发展中的重中之重,毕竟,在资本为王的年代,企业生死权很大程度上攥在资本手里,而扩张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可以用技术手段解决。
为了杜绝店员私自更改开封食品的标签、更改日期重新销售的隐患,蜜雪冰城在智能化升级中新增食品安全效期打印功能,以保障最佳赏味期。蜜雪冰城还在提升门店操作标准化,所有门店全面上线智能摄像头系统,24小时对门店操作规范进行监督。
至于取消区域保护制度给加盟商带来的影响,这是客观事实,但问题的本身不在区域保护制度,而是市场竞争。
蜜雪冰城在对市场进行细致考察后发现,区域保护制度不仅限制了自己品牌的发展,反倒促成竞争者的涌入,同样会导致门店业绩下滑,而蜜雪冰城就曾因此“受过伤”——在年-年间,蜜雪冰城忙于建设位于河南省焦作市温县的核心工厂,扩店速度略微放慢,“书亦烧仙草”等外地品牌趁虚而入,在一些优势地段开出许多店面。这就证明,加盟店业绩下滑的根本原因不在于门店数量,而是单店竞争力。
另据专业人士介绍,连锁餐饮品牌对消费者的拦截很重要,门店密度足够大,数量足够多,相比竞争对手来说优势会更大,更容易占领消费者的心智。
据海豚智库预估,蜜雪冰城总开店空间为家,未来扩张空间为家,营收有望翻倍至多亿元。因此,占据低端市场的蜜雪冰城向规模要效应,才是成长道路上的应有之义。不过,蜜雪冰城也没有无视加盟商们的担忧,它也在开发食品产品来形成和竞争者的差异化,提升门店竞争力。据知食君了解,蜜雪冰城在郑州市花园路开设首家“雪王城堡体验店”,原本以冰淇淋与茶为主的菜单里增加了炸串、烙馍以及烩面等照顾本地消费者口味的食物。
而为了保鲜,给消费者更好的体验,蜜雪冰城在资产配置上也开始“由轻变重”,近期就投资50亿元在成都第二家直供核心厂。西南地区是蜜雪冰城水果和咖啡豆原料主产地之一,为了靠近原料产地处理原材料,蜜雪冰城今年7月在成都落户第二家直供核心工厂。另据悉,蜜雪冰城未来可能会在海南建设新工厂,以处理当地和进口原料。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