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作海和前妻育有三子一女,入狱后前妻便带着孩子改嫁,多年来赵作海一直觉得对孩子们有所亏欠,想要尽力弥补。
出狱后,他帮大儿子成了家,还有两个儿子也要成家立业,家里边就全指望赵作海的赔偿金,眼看账户只进不出,这让赵作海有点儿着急。
就在这时,李素兰的一个朋友主动登门,要为老两口提供一条财路。
年3月,夫妻二人在朋友的鼓动下,来到宁夏贺兰县考察。
那里有很多河南老乡,他们热心地向赵作海推荐了一个赚钱的保健品项目。
老乡说,只要达到一定级别,月收入保证在元以上,每月还有额外的元奖金。
就是这趟远门,让赵作海长了“见识”,他觉得说话的都是企业家,都是有本事的人,跟着这样的人,能不放心嘛?
对寻常人来说,会经常从网络和报纸上看到那些警惕传销骗局的新闻,但是,赵作海不识字,对社会也了解很少。
他不知道这是一个陷阱,更不知道已经有很多人被传销骗的是倾家荡产,妻离子散。
就这样,在老乡和老伴李素兰的怂恿下,赵作海先后拿出14万元,为自己和李素兰还有她的女儿交了加盟费。
为了拿到项目金卡,享受巨额红利,赵作海夫妻二人只能自己掏钱发展下线,而这些下线也都是身边的亲戚朋友。
没过多久,赵作海和亲戚很快陷入骗局中,最终他们一共损失了多元。
事情曝光后,身边亲戚朋友把矛头指向了赵作海的老伴李素兰,认为一切都是她怂恿导致。
可李素兰依旧不相信这是陷阱,她振振有词:是赵作海挡了她的财路。
她说:如果不是个别媒体曝光,或许我的级别早就上去了,可以挣几百万,几千万,那赵作海不就能跟我过上好日子了?
时至今日,尽管传销组织已经被抓,赵作海夫妇依旧坚持吃保健品,他们认为有效果。
自主创业失败,父子关系也逐渐恶化
经历传销骗局后,赵作海手上的钱越来越少了,不愿坐吃山空的他,决定和老伴一起创业。
年11月底,赵作海和李素红开了一家旅社,同时售卖烟酒零食。
旅社位于商丘市一栋5层小楼里,房间内设施简单,价格低廉,可是来店里买东西的很多,住店的客人却很少。
由于缺乏经营经验,到最后旅社的营业额还不够支付水电费,仅维持了不到5个月就倒闭。
赵作海的创业梦破碎,赔进去多元。
在外面赵作海辛苦“挣钱”,在家里与子女的关系也逐渐恶化。
本着做父亲的愧疚心理,赵作海帮大儿子娶了媳妇,还把政府给他盖的两层小楼给儿子住。
但父子之间的沟通,并未因此增多,反而因为儿媳与老伴李素兰之间的矛盾,让他们父子之间见面的机会都少了。
赵作海说,他的儿女很少来看他,有时来了就是想方设法要钱,拿到钱就走,从来不肯多说一句话。
就在年10月,赵作海突然发现,大儿子竟然偷偷从他的银行账户上取走了14万元。
赵作海不忍心怪罪儿子,可儿子不声不响的把钱取走,这让他心里很不痛快。
他说:宁愿去外面要饭,也不想回家,以后和儿子各挣各的钱,谁也不搭理谁。
投资放贷,本息全无
一番折腾下来,赵作海账户的钱越来越少,原本想安心过日子的他,这时又看到新的“机会”。
几年前,他和妻子认识了一个叫岳霞的女人,这个女人后来开了投资公司,专门从民间集资,做放贷业务。
一天,她找到赵作海夫妇,劝说他们入股。
起初赵作海心存疑虑,但看到背后的担保公司是本地一家很大的汽车贸易公司,悬着的心顿时放下一半。
而让他彻底放下戒心的,是高额的利息:每月2%的返利。
这时,老伴李素兰也加入劝说大营,她对赵作海说:你那点钱,放银行利息都不够吃的,我们不能那么保守。
于是,赵作海东拼西凑,拿出30万,再加上李素兰的10万元,一共40万元全部投进去。
第一个月,赵作海夫妇就收到元利息,这让老两口顿时兴奋不已。
刚开始返利很及时,有时还提前一两天到账。
赵作海说:拿到钱我不舍得花,攒够元就继续投,这样每个月又能多元利息了!
高额返利让赵作海夫妇暂时过上好日子,他们也从不足30平米的门面房,搬到60平米的两居民房。
而他一直想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按照这个返利进度,不出三五年,老两口就能买上房,他们还曾满心欢喜地去售楼处看过房子。
短暂的“暴富”,让赵作海看到人生的希望,他甚至对老伴说:咱现在有钱了,你穿好一点,我也有面子。
可惜好景不长,年初,返利戛然而止,经过调查,这家公司于年前跑路,赵作海夫妇这次又栽了跟头,40万元血本无归。
这个消息,让赵作海重新出现在媒体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