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宇宙第一奇股
据港交所披露,达美乐比萨在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的独家总特许经营商——达势股份有限公司已正式递交招股说明书,美国银行担任本次IPO联席保荐人。本次上市,公司募资计划用于扩张门店数量。按年的全球零售销售额计算,Domino’sPizza,Inc.为全球最大的比萨公司,截至年1月2日,于全球90多个市场拥有超过18,家门店。达美乐披萨于年在美国上市以来,股价在十年间翻了20多倍,被网友称为“宇宙第一奇股”,而今,达势股份宣称要做“中国第一的披萨公司”,这份底气从何而来?我们可以先从达美乐的商业模式看,拆分达美乐的盈利结构,可以发现达美乐并不是靠卖披萨赚钱。尽管达美乐卖食品的收入占比超过7成,但其毛利润占比仅占到3成。而向加盟收取特许经营费用贡献的营收不到2成,但贡献的毛利润却超过6成。反观海底捞,旗下所有门店都是自营,%的毛利润都来自卖食品所得。海底捞在盈利模型跑通以后,通过大规模扩张发挥其规模效应。从短期来看,门店扩张有利于提升收入,但急速的扩张则更会加大整体的管理成本及经营风险。目前的海底捞失去了差异化竞争优势,沦为平庸大众品牌,整体的品牌效应并不足以支撑其扩张后带来的规模效应。而达美乐专注产品,以性价比高的优势建立口碑,再通过加盟的方式收取加盟费,将风险转移给加盟商。换句话说,就是轻资产经营。时至今日,达美乐大约有98%的门店是加盟店。对比下来,很明显海底捞重金投入开店、运营的重资产经营模式输了。再者,抛开商业模式的不同,达美乐围绕消费者层面还做了优化。前文也提到,除了性价比高,达美乐还以“配送快”对其它餐饮实现降维打击。为了确保“快”,达美乐在履约端做了很多布局:1.精简菜单和备餐程序,让出餐的时间更短。同时,达美乐内部还会举办类似“最快披萨手的”比赛,鼓励门店员工不断提升出餐速度。2.在经营中植入数字化,围绕消费者开发多个线上订购平台。例如,在美国市场消费者可以通过谷歌、脸书、苹果、推特等平台下单。达美乐甚至在经营中植入了GPS,让客户可以监控食物的进度,从准备阶段到放入烤箱的时间,再到食物到达家门的时间。值得一提的是,为了确保加盟战略的快速推进:一方面,达美乐对加盟商收取的加盟费用非常低,而且收取的钱基本都是投入到品牌营销推广中。另一方面,为了实现供应链价格优势和品质保证,达美乐深入研究每一种食材,达美乐还会配合使用期货等金融工具,确保食材价格的稳定。02
全球第一,却连亏三年
如今达美乐踏入中国市场,达势股份更是冲刺港股上市,筹资只为继续“烧钱”扩店。达美乐在招股书中表示,其目标是成为中国第一的比萨公司,计划年开设家新店,到年底总门店数量增至家。看着意气风发,可达势股份已经连续三年亏损且亏损持续扩大,三年合计净亏损9.28亿元,那么达美乐冲刺港股有戏么?首先,亏损是达美乐绕不开的问题。科技公司可以说自己是用亏损换未来,还能够说的过去,一家餐饮公司持续亏损,这无疑是难以对资本市场交代的,当前的资本市场已经越来越不相信故事,达美乐的亏损将会成为他最大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其次,达美乐主要城市销售增长疲软。达美乐比萨的市场过度集中于北京上海,占比约57.05%。年至年,达势股份在北京、上海门店单店单日订单在持续下降,分别为份、份和份,依靠每笔订单的平均价格从年的81.6元增长至年的92.6元才得以维持门店日均销售额的增长,但增速却十分缓慢。更不必谈如何在其它城市继续无序扩张,这无疑让资本市场对其发展能力存疑,这点是达美乐必须要向资本市场说明白的事情。最后,开披萨店的技术门槛早已不复存在,于达美乐而言既没有门槛也没有护城河,消费者的忠诚度更是乏善可陈,在面对餐饮日益剧增的竞争,达美乐能风光多久?03
结语
近年来,各种餐饮企业上市已经成为了市场的大势所趋,从百胜中国到海底捞、九毛九、呷哺呷哺,所以当前达美乐的上市也不让人意外,属于意料之中的事情。不论是商业模式还是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经营理念,都是支撑达美乐成为“披萨之王”的底层逻辑,达美乐冲刺中国披萨第一股还是有希望的。但即便如此,达美乐依然很难向资本市场叙述一个完美的故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