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至2月7日,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科技日报、人民政协报、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国青年报、农民日报等央媒,用镜头聚焦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喜迎牛年、疫情防控、“三农”发展、海洋经济、创新创业、黄河滩区居民乔迁新居、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等。
图片是凝固时光的艺术。从外眼看山东·央媒一周图片撷英,既可以发现山东之真、山东之善、山东之美,以及山东之精采、山东之活力,又可以看到亿万齐鲁儿女奋力前行的铿锵脚步!
一、主打图片
本期主题:喜迎牛年
“百牛闹春”迎牛年
春节将至,山东省枣庄市垎塔埠街道青檀安惠小区民间艺人阚宗勤创作出以牛为主题的面塑作品《“百牛闹春”迎牛年》,为节日增添喜庆气氛。吉喆摄(经济日报2月7日8版)
手工“花馍”迎佳节
2月1日,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田横镇西王村的农民在制作花馍。
春节临近,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的农民忙着赶制花馍等传统面食,供应节日市场。据悉,当地有过年做花馍的习俗,寓意新的一年日子甜甜蜜蜜,生活蒸蒸日上。新华社发(梁孝鹏摄)
“花样面食”备小年
2月3日,青岛市西海岸新区一食品加工厂的工人在制作传统“寿桃”面食。
春节临近,山东青岛众多食品生产企业加班加点赶制传统面食,供应节日市场。据了解,山东胶东地区有过年吃花馍、喜饽饽等面食制品的习俗,寓意日子甜甜蜜蜜,生活蒸蒸日上。新华社记者李紫恒摄
迎春“鱼”
2月2日,山东省枣庄市龙山路街道志愿者在制作迎春“鱼”。
2月2日,山东省枣庄市龙山路街道志愿者忙着赶制传统面食迎春“鱼”,准备送给居住在当地敬老院里的孤寡老人。据悉,当地有在立春、过春节制作迎春“鱼”的习俗,寓意年年有余。新华社发(孙中喆摄)
民俗迎立春
2月2日,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辛店街道明珠社区开展“民俗迎立春”活动,小朋友们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书写“春”字、体验“咬春”,在活动中学习传统文化。2月3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民间有吃萝卜、吃春饼“咬春”的习俗,寓意迎新纳吉。宋星刚摄(光明日报2月3日1版)
花馍飘香年味浓
2月5日,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一家面食店工作人员展示“金牛花馍”。
春节临近,在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人们纷纷购买各种象征吉祥寓意的花馍走亲访友。
新华社发(张春雷摄)
年俗文化迎新春
2月5日,滨州市沾化区富国街道居民王金满(右三)给孩子们介绍花馍的历史传承和制作技艺。
春节临近,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富国街道富中社区开展年俗文化体验活动。社区居民带着自己制作的寿桃、福袋、葫芦等式样的花馍,向沾化区第一实验小学的孩子们介绍花馍的历史传承、制作技艺,让他们了解传统文化,感受浓浓年味。新华社记者范长国摄
加工供应春节市场的烤鸭饼
山东省阳谷县高庙王镇周庄村采取“党支部+扶贫车间+贫困户+电商”的形式,围绕市场发展特色农产品扶贫加工车间,助农增收。目前,扶贫车间已带动本村20余名村民和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增收,每人每天挣80-元。图为近日,在周庄村扶贫车间内,工人正在忙着加工供应春节市场的烤鸭饼。陈清林苏传明摄(农民日报2月4日7版)
暖心年礼寄家乡
2月4日,项目管理人员为就地过年的职工赠送礼包。
当日,在位于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由中建八局一公司承建的新建莱荣铁路站前工程三标段项目工地,留守岗位就地过年的职工都收到了一份暖心年礼,公司还为他们的亲人寄去一份地方特产,送上一份新年祝福。新华社记者朱峥摄
写春联迎新春
2月5日,在滨州市沾化区冯家镇大蔡村,当地书法家给村民写春联、送福字。
当日,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点亮春联村”活动走进冯家镇大蔡村,现场创作春联余幅。据了解,沾化区开展的“点亮春联村”活动从腊月二十三至腊月二十七,分赴8个村为村民书写春联,营造浓厚的新春节日氛围。新华社记者范长国摄
二、图片故事
“滩里人”陈百藏藏不住的喜与乐
购年货、贴福字、挂灯笼、蒸花糕……2月4日这天,“滩里人”陈百藏忙得不亦乐乎。这是他从位于黄河滩区的鄄城县旧城镇三合村迁入六合社区(三合村村台)后迎来的第一个春节。
为彻底摆脱黄河洪水的侵扰,年,山东省启动编制《山东省黄河滩区居民迁建规划》。年底,和陈百藏一样生活在黄河滩区的60万群众完成了乔迁。
六合社区配套学校、卫生室、就业车间、商超等设施,复垦土地流转后租金收益分红,社区集体收入分红,陈百藏又在社区物业谋得一份工作。如今,虽然不种地了,但收入不减,曾因黄河洪水灾害而三次盖房的陈百藏,心里多了踏实安定。
“滩里人”陈百藏的二儿子在北京工作,就地过年。陈百藏准备给儿子寄点花糕,因为花糕只有过年才蒸,那里面有着年味和家的味道。新华社记者郭绪雷摄
2月4日,在鄄城县旧城镇六合社区(三合村村台),陈百藏和爱人展示花糕。
2月4日,在鄄城县旧城镇六合社区(三合村村台),陈百藏挂上灯笼。
2月4日,在鄄城县旧城镇,陈百藏(前右)在购买年货。
2月4日,在鄄城县旧城镇六合社区(三合村村台),陈百藏和家人在吃午饭。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陈百藏迁建前居住的鄄城县旧城镇三合村旧址,现已复垦(年9月20日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王凯摄);下图:陈百藏迁建后居住的旧城镇六合社区(三合村村台)(2月4日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郭绪雷摄)。
三、面孔
国门防疫“海空”情
拥有18年边防检查经验的慈会(前右)向年轻民警传授证件鉴别经验(2月3日摄)。
慈会和许国利都是山东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威海边检站民警。他们既是夫妻,更是战斗在边检防疫一线的战友。
妻子慈会是威海边检站执勤一队副队长,工作在空港,她带领全组民警一起承担入境国际客运、货运航班的边防检查任务,确保口岸的顺畅通关和安全稳定。丈夫许国利是威海边检站执勤三队民警,工作在海港,每天与同事们一起对在港船舶实施登轮检查,为往来重点疫区国家的船舶和船员办理边防检查手续。
由于工作岗位和勤务要求不一样,疫情以来两人聚少离多。春节临近,外防输入压力增大,夫妻二人选择在各自岗位上坚守,守护国门。新华社记者朱峥摄
拥有18年边防检查经验的慈会(前右)向年轻民警传授证件鉴别经验(2月3日摄)。
许国利(中)和同事为韩国籍货轮办理出境手续,核查船员信息(2月3日摄)。
四、微观山东
济南历下:培育社区社会组织的“善治”样本
“社区工作千斤担,社会组织担一半。”此话形象地描述出社区社会组织在社区服务中的重要性。
民政部近期发布《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专项行动方案(-年)》,提出用3年时间,开展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专项行动,推动社区社会组织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较早“探路”,屡有创新,已初步形成“善治”的格局。图为社区社会组织为社区工作人员送祝福。本报记者顾磊(人民政协报2月2日10版)
山东济宁启用健康码人像识别核验系统
济宁市大数据中心自主研发的健康码人像识别核验系统将人脸识别技术和健康码核验相结合,实现数据底座、人口信息与健康码快速比对的创新应用,有效帮助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群体1秒亮码通行,保障疫情防控中人流高峰快速过峰。杨国庆/摄(中国青年报2月2日8版)
小渔具大产业
2月5日,在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下洼镇依娜渔具有限公司,工人展示制作的鱼钩。
位于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下洼镇的依娜渔具有限公司成立于年,公司加工生产余种鱼钩、鱼饵,产品销往阿联酋、韩国、日本、俄罗斯、斯里兰卡等21个国家和地区。目前,依娜渔具有限公司的加工点覆盖沾化区各乡镇街道,带动当地近名群众实现再就业,月均增收元以上。新华社记者范长国摄
外籍大型船只在进坞维修
近年来,山东省荣成市积极引导修船业加大高端项目投入,对原有基础设施和设备进行大规模改造,促进国际海运市场拓展。图为2月2日,荣成市石岛管理区鑫弘重工码头,外籍大型船只在进坞维修。杨志礼摄(人民日报2月3日3版)
充“气”15分钟,满载续航里程可达公里以上
公交车“氢装”上路跑得欢
1月28日,首批50辆氢能源公交车投入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路和30路公交线路运营;同时,青岛市首座加氢站投入运营,这也标志着青岛氢能源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图为青岛首批氢能源公交车开通上线。张进刚贾佑玲摄(科技日报2月2日6版)
春节档影片“七雄争春”
7部影片定档大年初一,陪观众过年。凭借高人气“唐人街神探组合”,“悬疑+喜剧”风格的《唐人街探案3》目前位居多家售票平台“春节档想看榜”第1名,预售票房超过2亿元。《你好,李焕英》宣发热度高,在预售表现上也可圈可点,居预售票房榜第二位。电影讲述了贾晓玲意外穿越回到年,与当时正值青春的母亲李焕英相遇的亲情故事,是一部“合家欢”式喜剧,集结了贾玲、沈腾等喜剧演员,剧情温暖治愈,让人笑中带泪。《人潮汹涌》改编自日本影片《盗钥匙的方法》,将镜头对准现代都市中的小人物,两位主角如何互换身份、“牛”转乾坤成为最大看点。《新神榜:哪吒重生》《熊出没·狂野大陆》两部动画电影同样值得期待。奇幻类型电影《刺杀小说家》与《侍神令》的加盟也为春节档增添了亮色。两部电影均改编自知名IP,吸引了粉丝目光,或将成为春节档新增长点。
图为山东潍坊一家电影院的工作人员正在对影厅内的座椅以及观众所能触及到的区域进行消毒。本报记者柴雅欣(中国纪检监察报2月7日4版)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1727.html